人生箴言:所有强大的心灵,都是熬炼出来的
有一段时间,她的儿子学习不好,学习成绩猛降,玩手机,她主张把孩子的手机没收,但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却反对这样做,说孩子玩个手机有什么了不起?学习太累了,学习太辛苦了,叫他玩玩游戏也没什么。
她就对公公婆婆的态度非常生气,她觉得公公婆婆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,对孩子学习是不利的,孩子本来成绩就下降了,还让他玩手机,这绝对是错误的。但是公公婆婆很强势,她性格又很软弱,抵挡不过公公婆婆,她就跟几个闺蜜跑到成都旅游去了,一去就是一周十天的。
类似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。只要他老婆在单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,或者在家里遇到不顺心的事情,或者是孩子学习出了问题,她就跟一些人去旅游,旅游回来以后稍微会好一点,以后她就成瘾了。
但是现在问题变成什么了?变成她把跑在外边旅游,作为释放她不良情绪的一个方式、一个途径,同样也变成了她逃避问题的手段。
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:当我们遇到压力、遇到困难,我们有两个选择,第一个选择就是逃,像这位先生太太那样逃;第二个选择就是熬,哪一个选择是更好的?我们来做一个分析。
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说:逃不好,熬就一定好,同样我们不能说熬不好,逃好,都不能简简单单的这样做结论。我们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:
如果你遇到了你承受不了的压力,你出去放松一下,压力解除了,回家好好工作、好好生活,这是可以的。
但如果你变成一个习惯性的逃跑,一遇到压力,一遇到困难,一遇到不顺心就出去旅游,与此同时,你抗压的能力没有增加,处理困难的能力没有提高。这样的一种逃跑实际上就是一种回避心理。
回避心理对我们人的发展其实是不利的,当你一遇到困难,一遇到问题就回避的话,问题永远都得不到解决,因为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增加。
这就像一个著名心理学家所说的话:如果你不解决困难,你就变成困难了。如果你不解决问题,问题就来解决你。
相对于逃来说,熬可能会更好一点,但是这里必须分辨两种不同的熬。
第一种熬,是无奈的熬,被动的熬,痛苦的熬,那么这种熬就没有意义了,因为你还是没有提高你解决问题的能力,你应对困难的勇气。
另外一种熬就是积极的熬:我相信困难总会过去的,我相信困难只是眼前的,我在经历困难的同时,我在训练我的韧性,我在训练我的冷静,我在训练我的勇气、韧性、冷静,我还在寻求解决之道。
在寻求解决之道的这个过程中,我应对困难的智慧,我应对困难的能力就提高了。
有些孩子一遇到学习压力,包括考试、包括过重的学习负担,往往采取逃跑,休学到家里,不上学了,这样就让他丧失了在困境中、在压力中、在不顺中训练自己的意志、训练自己能力的机会。
鲁迅先生在《纪念刘和珍君》这篇文章里,说了这么一句话:真的猛士,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,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。
我主张,我们遇到困难以后,尽量不要选择逃避,勇敢的面对,熬过去!
当你熬过去了以后,你一定会发生改变,你的精神世界一定会发生改变,你的性格一定会受到很好的锻炼,因为熬的过程就是锻造的过程,所以我们说熬练熬练。
熬练和锻炼不一样,锻炼是你主动选择的一种方式训练你的一种能力,而熬练就不是你主动的,是强加在你身上,强加在你命运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、艰难的事情,但是你却不选择逃跑。
这个有点像在特别热的天气里,你还在地里干活,你在经历暴热,然后你觉得:哎,不过如此而已。就像你在寒冷的天气里,你还坚持在户外运动,一般人根本受不了,但是你在坚持过程中,你发现不过如此,我能抵御严寒!
如果你不逃跑、如果你坚持熬的话,你会发现你的一些潜在的能力和力量,在熬练的过程中得以增长,你也会增长你的勇气,因为你有体验困难、体验苦难的这种真实的经历、这种内心的感受,以及内心的变化。
这个熬的观念对学生来说,也特别特别有用。我记得,我儿子在上高中的时候,学习成绩也不怎么样。有一次考试全班倒数第几,我就说儿子:你只要把高中能熬出来,你就成功了。
还有苏北的一个孩子,在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习,他不大喜欢那个专业,但是他父母非要叫他学这个专业,他在学校里非常痛苦。他想换专业,又换不了。想这个离开这个学校又觉得可惜,就非常痛苦,最后终于产生自杀的念头,给父母写了遗书,父母收到这个遗书以后吓得不得了,赶紧跑到南京去,把他带到我这里来。
我就是这一个字,把他给救了。我说你熬过去就行了,不追求卓越,也不追求什么成就,你只要熬过去就可以了。孩子就接受了这个观念,就熬过去了。现在很好,早就已经工作了,已经娶妻生子。
熬一定会有头,熬到头就好了,如果不熬,我们只是建造了一个玻璃心,而没有锻造出一颗刚勇的心。
所以,逃是不可取的,逃跑,什么都得不到。你的能力还在原来的水平上,甚至还不如以前!
当你不敢面对这个问题时候,你一定告诉自己,熬过去,熬过去我的能力就增强了,熬过去我的勇气就增强了,熬过去我的智慧就增强了!